第六十一章:灭火,临大事必决断-《亦凌霄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明王一番话,理据倒也充分。反正他自己的事算是说明白了。

    于副将邀功请赏,未见其功。自己的顶头上司反而成了调查官,这事可能有些不好玩。

    后怕也好、后悔莫及,必须是实事求是、有啥说啥。

    当下说:“这个事情。我也认为很有不理解之处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江堂主他们说出这样重大事件来,于情于理,我均不能置之不理。”

    “贼倭由海防军兵围困在海岛。为慎重起见,我决定一起回来禀报。”

    江天一再不想说也不得不说话。

    “事情确实是如此。我当时听了他们对战场形势分析,也认同他们说的是对的。”

    “为了不再出现让倭寇脱逃,我提出应当尽快,向总督衙门直接报告。”

    “我相信胡、赵二位大人必然会明断,作出最有利的决策。”

    三人答辩,并无问题。

    阿雪说:“你们所说自有道理。”

    “于将军你来回答一下,残敌已经上船,为什么没能扬长而去?”

    “残敌退至海边时,水师军兵已经出现,堵截了敌人的去路;敌人又不敢上岸,只好逃上海岛。”

    “如你所说,原来我军早已伏兵海上,就等敌人上船,要它插翅难飞的了?”

    阿雪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声。

    在场之人听了她的反问,连官小意都“啊”地一声说:

    “这方法好啊。敌人困在船上,上岸不能,逃走无路,只能束手待毙。”

    阿雪开玩笑地夸他:

    “你真聪明。可比于大人他们几个,自以为是的强多了,难怪月姬请你当新堂主。”

    官小意不好意思地说:“先生这是批我不大肯动脑筋,我还是知道的。”

    大家都给他逗乐,忍不住笑起来。

    于副将顿时面如死灰,当即跪下说:

    “职下愚昧,真正没想到这一层。妄自猜度上司,愿认罪罚。”

    阿雪说:“你先起来吧。这里不是衙门,你也不必害怕。”

    “胡赵二位大人能让你自由活动,看来并没有追究你们有意诬陷之责。你忠勇是有的,谋略似乎不足;以后恪尽职守,用心本份也就是了。严参将,你说是不是?”

    严世人答道:“先生说的极是。今后我自然与于副将一起,多学点有用的本领,不让他瞎琢磨。”

    于副将听到他二人一问一答,知道里面人是让严参将,不再追究自己擅自行动。

    当下真是感激涕零,连声说:“感谢先生。感谢严大人。”

    严世人白了于副将一眼:

    “感谢我是不必,感谢先生与官兄弟是应该的。”

    “否则你这妄议军机、擅离职守、阵前脱逃、诬告官长的罪名。只怕无人替你担得起。”

    于副将冷汗直流,几乎就要一跤坐倒。

    阿雪说:“这个事先说到这里。事情幸好是江湖义士,不明白军机要义而起,收拾起来也是不难的。”

    “明王。你是不是愿意随徐先生,去衙门把事情说清楚。将那不知真假的文书销案呢。”

    明王再无傲气,恭敬地说:
    第(2/3)页